有关小学数学教案范文集锦9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教案 篇1设计理念:
1、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力求体现出新的课程理念,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学习这些内容,整节课的教学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加强直观教学,在生活中学习新知、感悟计量单位,让孩子在生活中触摸数学。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孩子主动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对这些常用的计量单位以及他们之间的进率进行梳理、归类,加深认识已经学过的量及相应的计量单位,认识这些计量单位间的联系和区别。
3、通过设计各个层次的练习活动,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加深认识已经学过的量及相应的计量单位,认识长度、面积和体积及其计量单位的联系和区别。
2、进一步体会计量单位的实际大小,加深理解各种量相邻计量单位之间进率的大小。
3、能正确地进行名数之间的改写,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流程:
一、 欣赏日记,揭示课题
同学们,五一长假,六(1)班有个同学写了这样一篇日记,一起来欣赏一下(请一生朗读日记),听了这篇日记,你觉得文中出现较多的是什么?
对,里面有很多的量。比如:长度、面积、时间等等,其实,我们在日常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都要接触各种量,进行各种量的计量,每种量都有它的计量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量的计量。(板书:量的计量单位)
[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都有量,每天都在接触各种计量单位,新课的出示显得非常自然]
二、 检查自学结果,整理计量单位
1、师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量的计量?
2、 复习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体积单位呢?
容积与体积有什么区别?容积单位有哪些,它与体积单位有什么联系?(学生回答后板书)
教师出示一根线段、1个1立方厘米、一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一个磁盘等实物,让学生观察思考:哪些是指长度,哪些是指面积?
(2)、猜一猜:(投影出示)
A、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分米,它的棱长是多少?它的每个面的面积是多少?
B、用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堆成一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需要多少块?把这些小正方体木块排成一行,有多少长?
(3) 复习进率。
让学生填写第118--119页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进率。
提问:你能发现长度、面积和体积相邻计量间的进率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回答后,老师就把这三句话推荐给大家:
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师问:如果你是小老师,你要提醒同学们注意哪些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呢?(强调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等单位间的进率)
练习口答:(投影出示)考考你:在( )里填上适当的计量单位的名称:
一枝铅笔长176( ), 一个篮球场占地420 ( )
一张课桌宽52 ( ), 一个火柴盒的体积是21( )
六(1)班教室的面积约是48 ( ),一种保温瓶的容量是2( )
4、复习质量单位
检查自学,同桌相互批改,反馈自学情况。
提问:你见过哪些物体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称哪些物体重量一般要用克?请你观察:老师手里的一袋食用盐大约重多少?一袋味精呢?
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重量是1吨吗?
(象我们学校工地上的1袋水泥是50千克,那么20袋就是1吨)
5、复习时间单位及进率。
时间过得真快,上课至现在已经有十多分钟了,我们常用的时间单位还有哪些呢?请同学们交流汇报第119页上的内容。
师:看了这张表格,你还有什么问题要考考大家?(学生问:1个世纪有多少天?老师鼓励他们课后去计算一下)
脑筋急转弯:小明今年五年级啦,今年的2月份刚过了第3个生日,你知道他是几月几日出生的吗?他今年几岁呢?
你知道今年是闰年吗?为什么?如何判断平年还是闰年呢?
(3) 关于时间问题,老师也想考考你:完成练习二十五的第6题,反馈校正。
[这些计量单位的复习,老师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自学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计量单位,估算多少计量单位,在重点、难点处精心设计练习,同桌学习、小组探究,自学提问,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较好地掌握了这些计量单位。]
6、复习名数的改写。
估算一下:教室黑板的长是多少(4米),宽呢?(1.20米)
象1.20米,就叫做名数,名数有单名数与复名数之分,请你分别写一个,同桌交流一下。
在实际计算中,我们要进行名数的改写,名数之间的改写要注意些什么?看书,在书上找到相关的句子。
完成书上的例题1。邀请同学上台进行讲解(强调解题的过程)
讲评时强调两点:一要注意:什么单位之间的改写。
二要注意:他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7、巩固练习:完成书上的做一做。
教师小结:这里的每组题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要注意些什么?
[名数的改写是一个难点,在学生尝试练习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当小老师,上台讲解。旨在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学生讲解的基础上,教师再强调注意点,改变了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
四、综合练习,巩固知识
游戏练习:
1、在老师的材料袋里摸一张纸条,然后考考你的同学:
(1)、一张邮票的.面积大约是8平方分米。( )
(2)、每年都是365天。( )
(3)、小明的身高约是1.56米,体重约是39克。( )
(4)、一个油桶的容积是20平方分米。( )
(5)、体积单位比面积单位大。( )
(6)、2.25时=2小时25分( )
2、投影出示:把左右两边相等的连一连:
4吨500千克 2时15分
4吨50千克 2时9分
4.05吨4 1/20 吨 2.15时 2 3/20时
4050千克 2 1/4 时
4500千克 ……此处隐藏6073个字……。
引导学生观察填写结果,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4.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抽几题让学生说说口算方法。
六、检测
这节课大家学习的如何呢?来,做一做16×4 并写思考过程吧。
完成后相互检查,看看谁都完全正确。
小学数学教案 篇8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画应用题的结构特点,会正确地叙述图意,理解“求和”“求剩余”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解答图画应用题.
2.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识图,理解图中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根据题意,正确选择算法.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学生开火车口算:8以内的加减法.
2.看图说图意并列式计算:
投影出示下面两题:
师:第一题为什么用加法?第二题为什么用减法?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1(花图).
师:谁来说一说这幅图告诉了我们什么和什么,求什么?
指名回答.(花瓶里有5朵花,花瓶外有3朵花,一共有多少朵花?)
问:图上哪一部分不容易看出来?(花瓶里的花的朵数)
说明:当图上的物体数量比较多或者物体间相互遮盖的时候不容易数出它的个数,这时候题中会给我们标明是多少或者能够让我们根据题中给的条件算出来,这道题就给我们标明了数据(板书:5朵).
师:下面就请你们自己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
集体说图意.
问:要求一共有多少朵,怎么想?
(要求一共有多少朵,就要把花瓶里的5朵和花瓶外面的3朵合并起来,用加法计算.)
谁会列算式?
板书:5+3=8
问:5+3=8表示什么意思?5表示什么?3和8呢?
(2)出示例题图2(小猫图).
师:请你们自己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
在学生独立说的基础上指名说图意.(一共有8只小狗,跑了2只,还剩几只?)
问:还剩几只?(6只)你是怎么知道的?(算的'或数的)
师:当数量比较多或者数不出来的时候,我们应该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计算的方法来解答.
问:谁来说说这道题怎样列式解答?
板书:8-2=6
问:8-2=6表示什么意思?8表示什么?2和6呢?
2.教学做一做
(1)投影出示蜗牛图
指名说图意,然后独立解答.
指名列式,老师板书:6+2=8
问:这道题为什么用加法?
(2)投影出示小猪吹泡图
学生试着自己说图意,然后独立解答.
指名列式,老师板书:8-3=5
问:这道题为什么用减法?8表示什么?
3.总结质疑:
师:想一想,今天我们学习的图画应用题和以前学习的图画应用题有什么不同?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巩固提高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46页的第14题,然后投影订正.
2.摆一摆、说一说
两人一组,一人摆学具,一人说题意列算式.
3.看算式编题
出示:3+5= 8-2=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编题,指名回答,大家当裁判.
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教案 篇9教学内容:
教材第50-51页练习十一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2、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并能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并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并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教师板书
37×8265×3159×6439×43
让学生先做题,并说一说这四道题的共同点是什么
让学生独立在本上完成这四道题,请四名阩到黑板上完成,完成后,指名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巡视指导,让学生注意计算的准确性和书写的规范性。让学生意识到好的书写是正确计算的基础。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主要复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完全一样,只不过进位乘法是每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在进位计算的过程中注意书写要规范、认真。
二、巩固练习
1、笔算。
76×1845×3689×4638×21
可以让学生任选两题计算,计算完后同桌互相讲述计算过程,互相订正结果和书写是否规范,然后老师指名学生把练习本拿来集体订正,做得又对又好的同学将一枚小动物印章。
让学生在书中完成第51页第6题。教师引导学生看一看蜜蜂应该落在哪朵向日葵上采花蜜,请同学们赶快帮助蜜蜂找到要采蜜的花。
让学生用连线的形式帮助蜜蜂找到要采蜜的花,并鼓励学生“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并请找得又对又快的同学介绍方法,开阔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2、解决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第51页的第7、第8题)
(1)指名让学生说一说题意。
(2)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这两道题。
(3)通过集体订正,及时改正不正确的解答方法或计算结果。
3、让学生看第50页的第4题。
(1)读题,并说明题意。
(2)说一说,这道题和刚才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都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题,但这道题要解决的是一套16元,56套一共多少钱?所以“每套12张”这个数据信息可以不用)
(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26×3568×5318×2448×7924×28
2、一种邮票每套14张,售价38元,今天上午卖出20套,下午卖出15套,这一天共卖了多少元?
四、思维训练
1、说一说,下面各题错在哪里,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2、菜园收了36筐白菜,连筐共重1728千克,每筐白菜重43千克,你知道这些筐有多重吗?
3、动脑筋,找规律填数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设置了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教学情境,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鼓励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体现了“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的教学观念。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