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豹》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西门豹》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西门豹》教学设计 篇1一、概述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中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讲的是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故事,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赞扬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文章在写作上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记叙了西门豹破除迷信的经过,描写了西门豹如何将计就计,惩处邪恶,除害兴利,尤其是教育群众场面写得特别精彩。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先写了西门豹到邺这个地方后,通过调查研究,弄清这里贫穷的原因;随后重点写了西门豹是怎样巧妙破除迷信;最后略写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兴修水利,使庄稼年年得到好收成。
本课预计用2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认识7个字,学会14个生字,指导书写“灌溉”两字,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
第二课时:结合重点词句理解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其办法妙在哪里,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知道西门豹是一个尊重科学、破除迷信,为老百姓办好事的人。
二、教学目标:
1.读准生字和新词,识记字形,会写“灌溉”两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抓住人物的语言,感悟人物的特点。
4.知道西门豹用自己的聪明智慧破除迷信为老百姓造福。5.通过批画、小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和能力。教学重点: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在此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抓住西门豹的语言,感悟话中有话,体会西门豹办法的巧妙。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非常喜读故事,也阅读过一些历史故事,他们通过自读能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有一定的在语境中体会关键词句作用的能力。对创编故事有一定兴趣。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根据上述目标和学生的情况选择,采用了如下策略:
1.情境教学策略:借助书上插图和幻灯片和再现当时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探究欲望,使学生走进文本。
2.读写结合策略:阅读和写作是不可分割的,通过大胆想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表达能力。
五、学习资源
(一)专门为本课制作的ppt课件和网络资源
(二)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课本
(三)多媒体网络教室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分析:
1.会认7个认读字,读准生字和新词,识记字形,会写“灌溉”两字。2.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思路。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
教学重点:知道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思路。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入资料
1.谈话导入:我们以前学过童话、寓言、神话故事,从童话故事中我们感受到了真善美,从寓言故事中我们受到了智慧的启迪,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历史故事,让我们在回顾历史的过程中,了解历史,感悟蕴含在历史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这篇课文就是——《西门豹》,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2.结合你查到的资料,说说对西门豹有哪些了解?
【设计意图:从谈话引入,激发学生了解西门豹的兴趣,引领学生快速进入阅读状态。】
二、检查预习,指导书写1.出示词语,读准字音
管理旱灾徒弟扑腾渠道灌溉收成官绅巫婆
催一催跪下来老百姓眼睁睁人烟稀少提心吊胆田地荒芜2.识记字形,突破难点
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难记的生字的?3.指导书写,反馈评价
(1)观察结构,说说关键笔画的位置
(2)范写指导
(3)学生练写,反馈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检查预习,纠正学生的字音字形,培养良好的.识字习惯。】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由课文,思考主要内容
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正确流利。
②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根据提示,概括主要内容
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读文中了解课文大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四、研读文本,了解原因。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1)结合课外资料理解:邺地、漳河。
(2)结合图片和字典理解“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意思。2.默读课文2—8段,想想从老大爷的话中西门豹都了解到什么?
(1)反馈交流,了解原因。
(2)结合生活经验和插图理解“河伯、官绅、巫婆”的意思。3.小结原因:说说邺这个地方为什么越来越穷了呢?
(1)听了老大爷的回答,我们用四个字来概括这些原因是什么?
指名说:天灾、人祸
(2)指导朗读老大爷与西门豹的对话。
指名读——师生合作读——生生合作读
(3)重难点拨:西门豹是课文的主角,最为复杂。我们可分开来研究:西门豹做了哪几件事?他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4)课件呈现,引导分步研读:
⑴调查时,他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要了解
⑵惩恶时,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事后,老百姓都明白了河伯娶亲是____________________,西门豹今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原因,为学生明白西门豹巧施妙计破除迷信奠定基础。
五、拓展阅读
阅读天地一《后悔莫及》、《解梦不成反丧生》、《神符显字是怎么回事》
六、写话练习
选用本课所学生词写一段话。用得越多越好。
板书:30.西门豹
巫婆、官绅(人祸)
田地荒芜给河伯娶媳妇
人烟稀少?年年闹旱灾(天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第10---16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知识与技能)
2、研读第1 ……此处隐藏20232个字……读声中结束本课。
河伯娶媳愚弄人,无知百姓信鬼神。
人烟稀少田荒芜,邺地何时脱清贫?
西门大人来上任,巧施妙计破迷信。
话中有话语双关,一世英明传到今。
五、作业自选超市
1.知识性作业:摘录西门豹言行巧妙的语句。
2.表演性作业:跟小伙伴们一起表演课本剧。
3.趣味性作业:以魏王的身份写一份通报,表彰西门豹的功绩,号召官员们向他学习,为老百姓做好事,做实事。
《西门豹》教学设计 篇14教学目标
1.会写会认本课10个生字,正确读写“灌溉、旱灾、田地荒芜、提心吊胆、人烟稀少、面如土色、眼睁睁、磕头求饶”等词语。
2.初步学会抓重点段给课文分段。
3.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能按顺序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复述课文。
4.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积累生动形象的语言。
5.初步懂得解决问题必须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办好事的道理,了解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及其巧妙之处,并受到尊重科学,为老百姓办好事等品德修养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学会抓重点段给课文分段;知道西门豹是如何将计就计惩治首恶,破除迷信的。西门豹到河边送新娘的部分是教学的重点。
难点:联系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体会西门豹的.办法妙在哪里。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或教学挂图。
学生:收集一些西门豹的相关资料、图片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距今20xx多年的战国时期,有一位地方官名叫西门豹(板书,并学习生字“豹”),虽然他官职很小,却一直被人称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通过课文学习来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西门豹)
二、自读课文,感知引疑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想课文写了西门豹在什么地方为当地百姓做了哪些好事?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本课的生字,指名学生朗读。
2.出示下列词语,指名学生朗读,选择自己喜欢的词造句。灌溉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眼睁睁旱灾提心吊胆面如土色磕头求饶。
3.指名学生读课文,检查是否能正确、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
四、学着概括,理清线索
1.文中介绍了西门豹在什么地方做了一件什么事?这一件事对百姓有何好处?(严惩了河伯娶妇的组织者,废除这一迷信活动,使百姓大兴水利建设,庄稼年年得到好收成。)
2.小组交流、思考:西门豹管理邺地时做了哪三件事?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可以把课文分成几段?
3.反馈:根据“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线索,给课文分段。第一部分:(第1~9段)摸清底细。(调查)第二部分:(第10~15段)破除迷信。(除害)第三部分:(第16段)兴修水利。(开渠)
五、突出重点,攻破难点
(一)学习“摸清底细”部分(第1~9段)。
1.带着问题默读第1~9段:西门豹到邺任地方官时,看到了什么?他是怎样“摸清底细”的?
2.指导朗读西门豹和老大爷的问话和答话。
3.勾画:西门豹向老大爷调查了哪几件事?先做了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从老大爷的回答中,西门豹了解到哪些情况?
(1)为什么田地荒芜,人烟稀少?(了解原因:河伯娶媳妇。)
(2)是谁给河伯娶媳妇的?(了解首恶者:巫婆和官绅勾结。)
(3)新娘从哪里来?(了解受害者:有女孩子的人家。)
(4)漳河有无发过大水?(了解漳河的情况:从没有发过大水,倒是年年旱灾。)
4.结合四次对话,再进行分角色朗读训练。读后评议。
5.小结:西门豹成功地调查出四个问题的成果,成为他治邺的可靠依据。
(二)学习“破除迷信”部分(第10~15段)。
1.师:西门豹是怎样将计就计严惩巫婆和官绅的?
2.小组朗读、交流: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下令禁止给河伯娶亲?西门豹想了哪些计策惩治巫婆、官绅头子和其他官绅?用“”勾画出有关内容。
3.西门豹调查了解邺地的实情之后,他是怎么说的?“我也去送新娘”这句话含义深刻,你是怎么理解的?下面我们就具体地去看看西门豹是怎样去“送”新娘的。(齐读第10~13段。)
4.全班交流:先说说西门豹先后惩治了哪些人,是以什么理由并用什么办法惩治的。再说说批注了哪些体会,如果与其他同学批注了同一地方,你还有独到的见解,可以补充。根据学生情况相机教学:
(1)惩治巫婆。
①西门豹怎样当众“送”他们去死的呢?
②西门豹看到满脸泪水的新娘会想到些什么?
③西门豹找了什么理由惩治巫婆?(用勾出西门豹说的话。)西门豹说这些话的目的是什么?找了什么理由和借口来惩治巫婆?惩治巫婆最关键的话在哪里?从字面上看他说这句话时是以什么语气来说的?“麻烦”是什么意思?按这种理解该怎样读?西门豹内心深处真的是很客气的吗?如果不是,那又是怎样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门豹态度强硬、不容分辩?
④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课文。
(2)自学惩治官绅头子部分。
①西门豹借着送新娘不费口舌、不动声色、不露痕迹地当众处死了“神害”的首恶分子,这样达到了什么目的?
②作为县官的西门豹面对漳河站了很久。他又在想些什么呢?
③西门豹说这些话的目的又是什么呢?(体会西门豹说话的语气和心情,同桌练读。)
5.作为邺地的大官,他手握大权,完全可以直接杀了作恶多端的巫婆和官绅,可他却选择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借送新娘当众处死了他们,达到了什么目的?西门豹借送新娘实际上做了什么?他送走的仅仅是两个人吗?这个办法真巧妙啊!这叫什么办法?
(三)学习“兴修水利”部分(第16段)。
思考:为什么要先破除迷信,后兴修水利?
六、根据提纲,展开想象复述故事
1.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1)了解真相。
(2)救出新娘。
(3)惩治巫婆。
(4)破除迷信。
(5)教育百姓。
2.你觉得西门豹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最佩服他什么?
七、总结
师:这一天,漳河岸边站满了人,有小孩、老人、妇女、卫士,此时你就是他们中的一员,看到这个令人难忘的场面,想说什么呢?
附:板书设计
西门豹摸清底细了解原因:河伯娶媳妇
了解首恶者:巫婆和官绅勾结
了解受害者:有女孩子的人家
了解漳河的情况:从没有发过大水,倒是年年旱灾
破除迷信惩治巫婆
惩处官绅
文档为doc格式